本月概要:新疆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等地气温明显偏低,不利于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北方冬麦区大部出现大范围降雪,利于土壤增墒保温和冬小麦安全越冬。南方地区月前期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局地冰冻天气,部分地区阴雨寡照突出,不利于作物、蔬菜、经济林果生长,广西、安徽、江西等地部分地区作物遭受寒冻害和雪灾;但月中后期气温回升,作物发育进程加快。云南北部、四川南部、陕西中部、河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土壤持续缺墒,旱象露头。
一、天气气候特点
月内冷空气活动频繁,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低,其中东北地区大部、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南部部分地区气温偏低2~6℃。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仅内蒙古东南部、华北东部、黄淮东北部及甘肃西部、西藏西南部等地降水偏多5成~2倍。江南大部、华南西部和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阴雨日数达10~20天,江南西部、华南西部、西南地区东南部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部分地区日照不足80小时,其中华南西部日照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
二、主要农区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西北、东北、内蒙古: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降雪天气较多,大风、降温、降雪天气不利于设施农业生产和牲畜安全越冬,但低温利于冻杀越冬病虫,降低越冬基数。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月内最大积雪深度达10~50厘米,部分牧区长期处于积雪覆盖状态, 放牧牲畜采食困难,部分地区发生白灾。西北冬麦区大部月内降水不足3毫米,陕西中部温高少雨,土壤持续缺墒,对冬小麦安全越冬略有影响。
华北、黄淮:大部农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1~2℃,冬麦区出现大范围雨雪过程,降水量为1~10毫米,利于土壤增墒保温,月内强降温过程对冬小麦安全越冬影响不大。但河南西部等地降水偏少5~8成,土壤持续缺墒,不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中下旬大部地区出现阶段性雾霾天气,华北东部、黄淮北部日照偏少3~8成,设施蔬菜生长缓慢,产量和品质下降。
江淮、江汉:气温接近常年略偏低,日照基本正常,降水偏少5~9成,但大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气象条件总体利于冬小麦、油菜缓慢生长和设施农业生产。
江南、华南:除华南西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外,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月内出现2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局地冰冻天气,广西、江西等地部分地区农作物及瓜果蔬菜遭受寒冻害和雪灾。月前期江南西部和华南西部多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土壤过湿或持续过湿,不利于越冬作物、经济林果、露地蔬菜生长和设施农业生产。月中后期温高光足,大部地区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加快。
西南:西南地区东部气温正常略偏低,大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光照正常或偏多,气象条件基本利于冬小麦和油菜生长;但月内降温过程导致云南中东部、贵州西部部分越冬作物、蔬菜和果树遭受霜冻害。西南地区南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8~9成,四川南部、云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土壤持续缺墒,不利冬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生长。
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全国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寒(冻)害、雪灾和干旱。
寒(冻)害:1月2-5日和8-11日南方地区出现2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局地冰冻天气,不利越冬作物、经济林果、露地蔬菜生长和设施农业生产,广西、安徽、江西、云南、广东、湖南、湖北、贵州、浙江部分农作物及瓜果蔬菜遭受寒冻害。
雪灾:内蒙古中东部入冬以来气温持续偏低并多降雪天气,积雪覆盖时间超过2个月,严重影响放牧牲畜采食,阶段性强降温天气致使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等地部分地区牲畜冻死、出现区域性白灾。中旬,西藏西南部出现强降雪,导致阿里和日喀则地区部分蔬菜大棚倒塌、牲畜冻死。
干旱:云南中北部、四川南部、陕西中部、河南西部等地入冬以来降水明显偏少,土壤墒情持续下降,云南西北部、四川南部、陕西中部、河南西部等地旱象露头,对冬小麦等在地作物安全越冬和生长略有影响。
四、农业气象条件展望与建议
预计2月份,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可能出现雪灾,不利于畜牧业和设施农业生产。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高,华北、黄淮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利于土壤增墒保温和小麦安全越冬。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部分地区土壤过湿状况可能持续,不利于油菜等越冬作物生长。云南大部、四川西南部和贵州西部降水稀少、气温偏高,部分地区旱情可能持续或发展。华南南部气温偏高,利于早稻播种育秧。农业生产建议:
“立春”将至,北方冬麦区土壤将陆续解冻,各地尤其是河南西部、陕西中部要根据墒情和天气变化,适时中耕施肥、浇灌返青水,促进冬小麦返青生长。
南方土壤过湿地区应适时清沟理墒、防范湿渍害,促进作物健壮生长;作物长势偏差的地区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提高作物抗逆性。云南北部、四川南部等地要做好计划用水和干旱防御工作,确保春耕生产用水。华南南部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范阶段性低温阴雨天气对早稻播种育秧的不利影响。
北方地区要做好设施农业和畜牧业防风、防寒保暖及饲料调度供应工作。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