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问答 > 年终报道:好想好想去西藏
你会去西藏吗?什么时候去?怎么去?这些流动于各个旅游论坛的话题,总能引起一呼百应的跟帖。好啊,走吧,我们出发吧,去西藏。有人说,人年轻时,至少有那么一次不需要任何理由,背着包就上路的旅行。很多人,选择了西藏作为旅行的终点。青春总是可以这么放肆,他们都是一群善良的孩子,习惯假装无所谓,只在意西藏一路的感受,哪怕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遭遇。
藏族人信佛,他们用黄金珠玉包裹起庄严的佛塔,更用自己的身躯去丈量朝圣的路途。信仰的坚定,牺牲的执着,让这个不朽的民族,早已和这个不朽的高原融为一体。
到西藏旅游(600749,股吧),不是一种享受,而是境界的一种升腾。在这里,能体会到生命的崇高,自然的敬畏,信仰的力量。
左上:图为玛吉阿米一道著名的菜“粑粑包肉”。新华网 俞玮
左下:(资料图片)糌粑
右上:(资料图片)酥油茶等
右下:(资料图片)手撕牦牛肉
左上:(资料图片)酥油茶
左下:(资料图片)藏式酸奶
推荐阅读
杨文俊卸任蒙牛总裁职务 中粮地产孙伊萍接任
房地产库存超5万亿
右上:2009年8月23日,来自拉萨市城关区各乡镇的选手正在进行喝青稞酒比赛。当日,拉萨市城关区举行雪顿节青稞酒大赛,评委根据色泽、口感等优劣,对各乡镇选送的青稞酒进行评比,各乡镇派出选手进行喝青稞酒比赛,比赛期间还穿插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
右下:一名来自美国的游客畅饮青稞酒(2009年6月27日摄)。 从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获悉,今年1月至5月西藏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2023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9倍,西藏旅游业渐入旺季,各地旅游景点参观者络绎不绝。 新华社记者 格桑达瓦
左上:5月19日,珠峰景区内游客在打雪仗。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左下:8月24日,一名游客在羊卓雍湖边跳起来拍照。进入八月,西藏旅游进入旺季,进藏人数与日俱增。新华网 俞玮右图:6月29日,游客在西藏纳木湖边骑牦牛留影。新华社记者 觉果
左图:图为来自德国的七人旅行团在拉萨NAMASTA(那牟萨地)餐馆品尝藏餐,畅饮拉萨啤酒。 记者 旦增西旦(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右图:两名北京的游客在纳木湖边游玩(2010年7月21日摄)。随着西藏进入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和各种传统节日的相继到来,到西藏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明显增多,未来3个月将是西藏的旅游高峰期。 新华社记者格桑达瓦摄
上左:(资料图片)纳木错
上右:2008年8月18日,藏戏演员带上传统藏戏面具为群众表演节目。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下图:2009年1月13日,信徒在大昭寺广场前磕头。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左上:阿里神山圣湖地区的景色(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左下:8月31日,一名外国游客在纳木措畔凝神远眺。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右图:(资料图片)布达拉宫
左图:资料图片,蒲巴甲,青年演员、歌手
右图:资料图片,扎西顿珠,歌手
左上:2011年西藏旅游形象大使冠军英珠拉姆影:王昕秀(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左下:11月26日,冠军英珠拉姆在比赛中表演舞蹈。
右图:11月26日,亚军次仁卓嘎在比赛中表演舞蹈。新华社记者陶希夷摄
右上:2010年7月25日,来自江苏的姜先生(左二)与来自北京的赵女士(左一)在拉萨举行藏式婚礼,藏族朋友唱歌敬酒祝福新人。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右下:10月4日,杨勇和杨惠在海拔4300多米的藏北草原拍摄婚纱照。杨勇和杨惠从小生活在天府之国成都。他们从相识到相爱,认识了很多藏族朋友,从藏族朋友的口中听到了许多关于雪山下、草原深处的爱情故事。于是这对年轻人决定在今年“十一”期间,来到西藏旅游结婚,到藏北草原拍摄婚纱照,让洁白的雪山和金色的草原见证永恒的爱情。新华社记者 觉果
左上:拉萨布达拉宫外景(2009年5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右上:花木掩映中的罗布林卡新宫(2007年9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左下:位于拉萨八廓街中心的世界文化遗产大昭寺(2009年6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格桑达瓦
右下:2009年6月10日,一名转经者走过店铺林立的八廓街。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左下:2009年1月8日,西藏拉萨大昭寺前,一名藏族小姑娘虔诚朝圣。中新社发 廖攀
左上:2008年12月21日晚,拉萨大昭寺的一位僧人在点酥油灯。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右图:6月8日,一名信徒在大昭寺前磕头。当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传佛教核心寺庙拉萨大昭寺经过两年的维修正式竣工。 新华社记者 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