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稳定任务,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抓发展、转方式,保稳定、促和谐,增活力、惠民生,尽心履职,团结奋进,圆满完成了自治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区生产总值达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实现税收95亿元,增长8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54.7亿元,增长4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增长16.6%、17.6%、31.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7.8%和13.6%,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一、突出安居乐业,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我们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整合资源、重点倾斜,切实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大力实施“八到农家”工程,解决了20万农牧民、2.3万农牧区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又有8.9万人用上了电,行政村通公路率达86.4%,农牧区移动网覆盖率达65%,建成3.5万座农村户用沼气,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1.6%和92.8%,乡镇通邮率提高5个百分点,实施了1000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新投入10.14亿元解决了6.39万户、34万农牧民的安居问题。溜索改桥工程基本完成。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93.2万吨,牲畜出栏率达30.5%。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及时兑现各项涉农补贴43.7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700元,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培训农牧民14.14万人次,组织劳务输出8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8.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700元的贫困人口减少9.4万人。 二、狠抓投资消费,经济增长动力更加强劲 我们坚持投资消费双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突破500亿元、200亿元关口。西藏“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十二五”规划投资是“十一五”的2.5倍,113个项目开工建设、占规划的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540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81亿元、增长11%,落实援藏资金24.66亿元、增长8.8%。在投资的有力保障下,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新藏公路、川藏公路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新开工建设5个县通县油路,“强基惠民公路通达攻坚行动”全面启动,墨脱公路建设顺利,贡嘎机场高速公路通车、结束了西藏无高速公路的历史,新增通车里程4766公里。拉日铁路建设顺利。贡嘎机场飞行区改造及配套工程有序推进,北京至拉萨往返直航开通。老虎嘴电站、拉萨燃气电站、9万千瓦并网光伏电站建成发电,藏木水电站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藏中220千伏环网工程投入使用,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投入试运行、结束了西藏电力孤网运行的历史,藏中电网缺电局面得到有效缓解;电力装机总容量达 116万千瓦,电力人口覆盖率达85.6%。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规划获国家批准。水电发展座谈会成功召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旁多水利枢纽成功截流,江北灌区顺利推进,墨达灌区主体工程投入使用,中小河流域治理全面启动。通信网络和信息化工程扎实推进,乡乡通宽带全面实现。拉林铁路、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苏哇龙水电站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城乡消费齐头并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亿元。汽车、住房等消费保持增长态势。旅游、餐饮、休闲等消费快速增长。推动城市连锁经营和超市向农牧区延伸,新建和改造“万村千乡”农家店2070家、配送中心40家。家电、家具下乡实现销售额3.18亿元。 三、坚持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我们围绕“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大力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实现74亿元、209亿元、322亿元,增长3.6%、17.7%和11.8%。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经济优化升级,37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8个,累计完成投资1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7亿元,增长19.4%。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7.9亿元、增长2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四个行业实现利润过亿元,13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达17.4亿元、增长13%。雄村铜矿和驱龙铜矿前期工作扎实推进,青藏专项深入实施。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5亿元,分别增长24.1%、33%,1.3万多户、5万多农牧民参与旅游服务,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正式挂牌。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增强,年末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662亿元、409亿元,增长28.2%和35.53%。流通及通信、邮政、保险、证券等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区首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现税收13.6亿元。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区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达孜工业园区升格为自治区级工业园。 四、强化民生为先,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两基”顺利通过国检,教育事业迈入巩固提高、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人均受教育年限由7.3年提高到7.9年;大力实施农牧区“双语”幼儿园工程,新建122所乡村幼儿园;实行了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三包”经费及助学金补助标准提高到年生均2300元,惠及95%的学前至高中阶段在校生;高校师范及农牧林水地矿类专业免费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年生均2000元;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开工建设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18个县卫生服务中心、12个县急救中心、16个中心乡镇卫生院,为58个县、16个乡镇配备了医疗用车;组建自治区首家应急流动医院。农牧民健康促进行动深入开展;免费为近4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农牧民住院分娩和生活补助政策得到落实;计划免疫和传染病、地方病防控防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不断强化;藏医药事业稳步发展 新获批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藏高原地质找矿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新增科技特派员500名。圆满完成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系列文化庆祝活动;实施了39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广播电视户户通、寺寺通工程不断推进;新建了3331个农家书屋和480个寺庙书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交流力度加大;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我区运动员在世界摔跤锦标赛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