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游记 (下)
第六天 (8月22日) 返回拉萨
早上七点钟,大家还在睡梦中,突然一声喊,快看珠峰。大家一起冲了出去。
天还是蒙蒙亮,但是没有一点云,珠峰一下子就彻底的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忍不住大家一阵阵的惊呼,也顾不得寒冷。大家拿出相继,纷纷一阵狂拍。
更奇妙的是,有阳光从左侧照射进来,珠峰的右边开始出现淡黄色。再看右边的山峰,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个山峰已经完全呈现出金色。像是一座金山似的。
运气实在是好的出奇。这奇妙的景象也就维持了大约五十分钟,一股浓雾从右边漂移过来,彻底挡住了珠峰。除了雾,什么都看不见了。
九点钟,大家收拾行李,下山而去。
中午依然是拉孜吃饭。
再过最后一道边检时,见到了来时同住一个酒店的北京老随。看他愁眉苦脸,满脸不振。一问,这哥们运气太差了。高原反应,肺水肿,急着往回赶。医生说有生命危险。看来,这书上说肺水肿还真不是吓唬人的。其实我们来时,他已经到拉萨四天了吧。因为是飞机到了,妻子和孩子一起有高原反应,在床上已经躺了几天。
下午大约两点多走到日喀则,去看了扎什伦布寺,这是历代班禅大师主事的地方。没有布达拉宫壮观,却也自有它的瑰丽。但是非常遗憾和痛心的是,前面几世的班禅大师的灵塔竟然在“文革”中被小将们给毁掉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央政府又拨款给合葬了一起了。
之后,司机师傅一路走的磨蹭。问其故,原来是西藏的公路限速。政府部门管理的限速的方法是路的这端发一条,那端下路时计算一下司机的时速。奶奶的,也可以算作一景。本来是可以晚上八点钟左右回到拉萨的,应是个拖到了差不多11点。
又回到了扎西曲塔酒店,依然感到温馨。更巧的是碰到了刚来时结识的北京老随,大家继续同住。
虽然三天的大本营更多的是在赶路,特别是珠峰回来,一天都几乎在坐车,可是却没有感到旅途的困倦。一开始心里是非常纳闷,因为平日里坐车,可能有两个小时就已经困了,没劲了。后来想,大概是西藏的蓝天白云的缘故。不停的再刺激人的感官,转移视线,也分散了注意力,以至于忘记了疲劳。
第七天 纳木错
几天下来,大概熟悉了西藏的各条线路。纳木错往返五百公里,且路况较好,包车实在没有太多的必要。由于是雪顿节,这是西藏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藏名都要放假七天。很多人放假了,竟然有些旅行社也不再发团。头一天打了不少的电话,还好,临时找到了一个中青旅的团。
早上六点钟起床,去旅行社的大巴车。
还是要感谢雪顿节,本来是四十座的宇通大客,只有十四位团员。司机和导游是夫妻,一对年轻的河南老乡。
去纳木错一路沿羊八井、念青唐古拉山前进。偶尔可以看到青藏铁路穿行其间。两边的牧场明显的更为肥沃,要比藏西的草场要茂盛的多。路边有朝拜的藏名,朝着大昭寺的方向一步一拜的蹒跚前进。
依然是蓝天白云。
车过那拉根山口,海拔5190米。风吹的几乎让人站立不住。也就是抓紧拍了几张照片,就急忙跳上车去。不过,站在山口,已经可以看见玉带一般的神湖---纳木错了。
纳木错的水非常清,水面开阔,更多的感觉像是大海。不过这海有点特殊,左边是远方连绵的雪山,右边是一个不知名的青山。
由于比较开阔,风还是比较大,温度有点低。还好,大家都穿了冲锋衣。
景区管理也比较规范,坐在牦牛上照相和骑马都是明码标价。
回程路上,可以随时停车。看到了一大群牦牛的草原上漫步,于是大家停下车。和藏民小伙讨了价,骑马逛一大圈,十元。很是划算。于是就打马拉缰在草原上,直奔牛群而去。
回到酒店,又碰到上海老李刚从林芝返回。彼此热烈交流。说起这两天没怎么吃到正宗的藏餐,老李马上说,走,晚上跟我一起去。出去胡同,马路对面有一家。拉萨(河里的)鱼,三十块钱一条……。又有和老李一起包车的深圳老陈父女二人,一行七人,热热闹闹,像老朋友似的,直奔餐馆而去。
第八天 (8月24日)周五 雪顿节
这是雪顿节的第二天,看到各种横幅、广告、彩旗让人心里发痒。
雪顿节最主要的地方实在哲蚌寺,这里有著名的展佛。但是由于太出名,参观的人多,远远的就禁止车辆通行,需要走上几公里。再听说并没有太多的亮点,于是就放弃了。
新结识的朋友给推荐了罗布林卡和博物馆。据说也是雪顿节的好去处。罗布林卡以前达赖模仿江南水乡的园林式行宫,进去之后果然很大。几天下来已经看惯了各种佛堂,所以参观里面的殿宇没有太多的感觉。印象颇深的就是藏戏和游园的人们。
最近几个月对各种曲产生了浓厚兴趣,几经打听,听说还是雪顿节上罗布林卡有藏戏。刚进大门就开始打听藏戏的地方,转了几道弯,远远的听到了锣鼓和唱戏的声音。台下围满了人群,人缝中看到戏台不大,上面人物有八九个,男女对半。藏戏好像动作并不是像内地的太多,以唱为主,一段之后,才有一些动作。台上的任务衣服还算是华丽,可是那天的藏语听不懂。藏戏的发言有拖的很长。不巧的是,那天还有点高原反应,胸闷,听了一会,反而是更加的难受的头晕。
这高原反应真是不能大意。来西藏每天是老老实实吃高原安或者是红景天。从大本营回来之后有大意,总感觉大本营也上了,不过如此嘛。就不再吃药了。谁知也就过了一天,拉萨的海拔虽然只有3000多,已经是要走的时候了,却是在西藏感觉最难受的一天。
转了一圈,找了一个茶座,又发现了一个更大的藏戏团在表演。场子和场面更大,参与的演员更多,水平明显也要高些。一问之下,原来是日喀则藏戏团,经常还去内地表演的。还有几个警察在维持秩序。静心细听一会,虽然不知在唱些什么,那叮叮哐匡的声音,反而感觉也挺好。